鋼聯了解可以看到經濟下滑,并且比2008年金融危機時的報價還低。鋼鐵業似乎難逃這樣的事實:在當前供需矛盾失衡的局面下急速下滑,為了現金流,不少鋼廠減產檢修依然猶豫,尤其是中國主要鋼鐵企業集中地河北、江蘇地區的鋼廠高爐開工率依然維持在高位。而最近中國鋼材社會庫存連續出現反彈,市場供應壓力并未出現減緩跡象。
特別的是更低增速,張廣寧還指出,僅煉鋼制造成本一項,企業間的差距每噸就高達500-900元;大口徑方矩管效益好的企業噸鋼盈利超過200元,效益差的企業噸鋼虧損超過1000元;在勞動生產率方面,部分企業年人均產鋼量在1000噸左右,年人均鋼材銷售收入高達三四百萬元,而有些企業年人均產鋼量不足200噸,年人均鋼材銷售收入只有四五十萬元蠢蠢欲動,5-10倍的差距反映出很多問題。效益好的企業,有的是品牌及質量優勢明顯,單品售價可以高于其他企業2000多元,有的是經過長期的改革創新、轉型發展,進入行業困難時期后取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有的是持續降本增效杠桿效應,取得了全生產要素效益更大化。
鋼聯獲悉最近,中中國鋼鐵協會會長、集團董事長張廣寧透露,鋼鐵企業之間效益分化加劇鋼價跌幅,一部分企業在當前最困難的時期仍取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價差增大大口徑方矩管,也有一部分企業資金短缺不容樂觀,經營出現嚴重困難產量上升,少數企業生存難以為繼,面臨出局的危險。